最近因為忙著原民會的經費核銷與年度評鑑,許多照片都卡著快變成歷史舊照了!
上月十九、廿日,我和理事長一起到花蓮參加由東區部落營造中心舉辦的研習課程,其中一天安排的就是部落參訪。我們的工作忙歸忙,但是既然已經出門了,加上又遇到好天氣,乾脆調整一下心情~~當作是出來玩的,馬上,到處走走看看的腳步與心情,都立即輕盈了起來呢。
東區營造中心此行安排了三個參訪地點:鳳林鎮吉那魯岸部落、萬榮鄉馬遠部落以及光復鄉奇美部落,這三個部落都有參與原民會的「重點部落」計畫,有的是二年級生、有的是三年級生,吉那魯岸與奇美是阿美族部落,馬遠則是布農族的,每一個部落都營造出了自己的特色,也各別遭遇了不同的問題,像我們比西里岸算是一年級新生,出來觀摩取經一下別人走過的歷程,我相信是東區營造中心最大的用意吧。
第一站我們來到的就是鳳林鎮吉那魯岸(官方名稱鳳信)部落,一大早居民就在他們的營造點「部落創意之家」等著我們的到來。
還沒有走進屋子裡,我的相機竟然主動跳到「酒瓶先決」模式,這創意之屋也太有創意了吧,台啤的酒瓶居然也可以當建材。這時剛好筱帆姐在我旁邊,她看到我對酒瓶興趣盎然的樣子,主動跟我解釋說,以前的部落屋裡都會儲藏食物,為避免老鼠鑽進來偷吃,就在牆角處用防咬又防滑的酒瓶來阻絕鼠輩入侵。
內部的陳設。
屋頂是用黃藤綁的。
屋頂牆面有擺著一些雕刻。
裡面有展示著一些文物,看得出來,除了第一個可能是「收」來的之外,其他的應該是部落媽媽的手作品。
另一旁則是蠻常見的皮雕,至於質感怎樣,見仁見智啦。
走馬看花了部落創意之家,對面也是一間文物展示場「得人漁夫」,聽說兩間是一起營造的,立即把握時間也進去看一看,為了怕忘記名稱,特意拍了一下看板,而這看板就高掛在台九線公路邊,有興趣的朋友,就自己連絡參觀吧。
得人漁夫內部的擺設跟部落創意之家很不同,每一件物品都很現代,也都可以看到小小的巧思或花樣,聽說是集合了本地五名工藝家的作品在這裡展示。
在某一個角落,理事長發現了兩個非洲鼓,是有支架把它們撐住的,我特拍了支架,當然也請理事長擺個敲鼓架勢來一張美照。
小小的一間屋子裡,陳列了非常多的物品,其中大部分是很有質感的風化木或是陶器作品。
我參觀的感受和理事長一樣,覺得這裡的東西大部分都很精緻,很可惜,東西太多,幾乎都看不出特色在哪裡。
單拍一張風化木,特色與個性是不是馬上跳出來了?
所以我的感覺是,如果這屋子的主人,把每一個工藝家的作品分開,以三個月或半年當一個檔期,輪流把每個人的東西一檔、一檔地展示,相信會更有「聚焦」的效果吧,而且輪流展示的話,也可以給同一個來參觀的人,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感受,不是更好嗎?
在雜亂的文物之間,嚇!我還看到了一個穿山甲的標本,用指尖摸摸表皮觸感,果真是一隻貨真價實的小甲甲,由於我先前在興隆山上的工作室,有和穿山甲相處的難忘記憶,突然看到牠的同伴被吊掛在人類的牆壁上,一時之間,情感上真的有點難以接受~~~,因此很想小小聲提醒標本的主人,在這種保育觀念已經逐漸普及的現代,把這個展示出來,可能會收到反效果,或是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啊。
我最感興趣的吧台,在女主人趕到並點亮燈光之後,一切終於好像活了起來,可惜東區營造中心的人,一直催趕著要到下一站了,我還來不及點杯咖啡、慢慢感受一下整體氣氛,就被催促著離開了,沒關係,反正電話我也記起來了,下次就自己過來享受咖啡的香醇吧。
留言列表